毕露


拼音bì lù
注音ㄅ一ˋ ㄌㄨˋ

繁体畢露

毕露

词语解释

毕露[ bì lù ]

⒈  完全暴露:原形毕露ㄧ凶相毕露。

引证解释

⒈  完全显露。

明 汪道昆 《洛水悲》:“自分永隔幽明,毕露精诚,恐干禁忌。”
陶成章 《<浙案纪略>序》:“同人皆谓序述过详,事机毕露,反为进取之害。”
鲁迅 《且介亭杂文二集·“题未定”草(九)》:“数年前的文坛上所谓‘第三种人’……标榜超然,实为群丑,不久本相毕露,知耻者皆羞称之。”

分字解释


※ "毕露"的意思解释、毕露是什么意思由壹字典汉语词典查词提供。

造句


1.一百零七、如果处在这种既被猜疑而又遭受忌恨的恶劣环境中,绝对不可锋芒毕露地刻意表现出自己的才华和节操。李家晔

2.经过几个月的刻苦努力,他在学习上终于锋芒毕露了。

3.我不像许多人一样忘了自己的祖宗是谁,所以我傲气,所以我锋芒毕露,我不是蛇,没有锋芒和利爪,苟且偷安,怕这怕那。

4.做人要圆融通达,不要锋芒毕露:功成名就需要一种谦逊的态度,自觉地在名利场中做看客,开拓广阔心境。

5.在辩论会上他旁征博引,语锋犀利,已是锋芒毕露,引起许多人的关注。

6.他犹如一把锋芒毕露的宝剑,令人不敢正视。

7.锋芒毕露、血溅三尺的檄文我能写,但却不便发了。

8.可是他讲得绘声绘色,不骄不躁,那种年青人所固有的老练的自私心思原形毕露,终于使听众无力辩驳了。

9., 锋芒毕露之人总是招人嫉妒。

10., 一阵短暂的间隙过后,又是一道悚目惊心的闪光,把黑夜照得亮如白昼,他们脚下的小草也历历可辨;同时,三张惨白、惊惧的脸也毕露无。